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聊聊微信版本的迭代变化
来源:www.cdwanxin.com/news/614.html日期:2017-04-12

本文大纲:


两个变化:


(1)陌生人社交——熟人社交——关系链社交


(2)工具——平台——入口


一个启示:产品设计时如何避免臃肿


两个变化


变化1:陌生人社交——熟人社交——关系链社交


1、微信1.0-3.0:陌生人社交


2011-微信2.3——查看附近的人

2011-微信3.0——摇一摇、 漂流瓶

此时微信的主要目标为快速扩张用户,建立连接,因此需要通过拓展大量陌生人之间联系来初步形成用户群体。附近的人算是第一个爆发点:靠着陌生人社交的功能,微信打败了同时期雷布斯的米聊,累积了巨大的用户基数。


2、微信4.0-5.0:熟人社交


2012-微信4.0——朋友圈

2012-微信4.2——视频聊天

初步积累大量用户后,微信下一步要做的,是如何让平台上的用户更好地连接和互动。此时用户的好友列表已经有一长串了,他们需要的是:有选择地与熟人进行互动,并保证一定隐私。因此,通过朋友圈权限,可以让用户有选择地展示自己,同时维持与熟人的联系。


3、微信5.0-6.0:关系链社交


2013-微信4.5——扫一扫加入群聊

2014-微信5.4——微信内搜索

2016-微信6.3——群红包

此时公众号成为红海,社群时代开启。用户开始发现,不仅要维持与熟人之间的联系,更要开拓和维护那些若有若无的“弱关系”。于是群红包出现了:用“广播“的形式传达自己的友好和“建立联系”的意愿。微信内搜索更是像一个人脉备忘录一般,一键抵达所有聊天记录。


关系链社交打破了“陌生人”和“熟人”的界限,人人皆可形成联系,同时人人又能维持自己安全的边界内,蜗牛一般,放心地伸出触角来窥探着这个世界。


变化2:工具——平台——入口(定位变化)


1、微信1.0:通讯工具


此时还处于试错阶段,产品方向受到市场的驱动,需要一款即时通讯工具来完善产品链。当时微信的定位是一款“免费电话”,但由于当时市场上已经出现飞信、米聊等相似工具,微信并没有占据太多优势。


2、微信2.0-4.0:社交平台、信息平台


此时有了朋友圈、附近的人等功能,用户已经不会单纯把微信当做一款用完即走的工具,而是开始在这个平台上主动拓展人际关系,积极展示自己。


同时,公众号能沉淀大量信息,而朋友圈分享则将新消息迅速传播,使得微信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。


3、微信5.0-6.0:生活入口


有了之前大量用户和信息的奠基,微信开始尝试连接人与服务。这一阶段,服务号、游戏购物等入口开启,用户在微信上可实现大部分生活需求;微信支付不仅连接了人与人,更连接了线上线下的服务。


4、总结


微信的本质在于连接,由最初的连接人与人,到后来连接人与信息、服务。随着小程序的上线,它的野望已完全暴露:连接人与世界。而这一点在国内其实已经快要实现了:想象一下卸载微信后的一天,你需要多下载多少个app才能满足同样的需求?


一个启示:产品设计时如何避免臃肿


记得前几个星期刚过去的网易产品笔试就考到了“产品在迭代过程中如何避免臃肿”的问题,微信在这方面堪称为教科书般的范例(反观越来越庞大的支付宝)。总结一下,有两个关键点:


抓住核心,并把它做到极致


对于微信而言,核心的需求是即时通讯。虽然后期向平台和入口方向转变,但产品的本质(连接人与世界)是不变的。因此,它在1.0-6.x的迭代过程中80%的精力都是在把“通讯”这个需求做到极致。其中包括:


2011-微信2.0——插入语音

2012-微信4.0——地理位置分享

2012-微信4.2——视频聊天

2013-微信5.0——语音直接录入

2014-微信6.0——小视频

……


即时通讯意在连接人与人,但真正挖掘起来却能拓展很深:消息、时空、音容笑貌…这也给了后续迭代很大的空间。放眼国内,比微信功能强大的没它简洁,比微信简洁的不能满足基本需求。这一点,才是微信成为互联时代入口的本质原因。


反向迭代


反向迭代是微信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创举:遵循“少即是多”的原则,将产品越做越精,而不是越做越大。其关键在于:将多个复杂功能整合,以一种简洁巧妙的方式呈现给用户。



典型例子就是摇一摇和微信语音。张小龙在总结其设计原则时特意提到了摇一摇功能:“在界面里面没有任何的按钮,没有任何的菜单,也没有任何的其它入口。只有一个图片,然后这个图片只需要用户做一个动作,就是摇一摇。”


同理还有微信语音,“取消语音发送”这个需求按常理会被拆解为 3 个步骤:输入语音-发送-取消发送,中间还得考虑到一系列如消息延迟等问题,但经过整合后,直接以一个连贯的动作搞定:长按-上划取消。


所谓大道至简,产品的本质是满足需求,而达到“满足需求”这个目标的所有路径中,一定有一条是最简洁、最符合自然习惯的。正如张小龙在其 8 小时分享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中一句很值得深思的话:“如果解决方式太复杂,那一定是问题错了。”翻译过来就是,如果你不得不为满足一个需求而设置非常复杂的功能,那一定是因为你没有抓住真正的需求。


总结


纵观这 7 年来微信 55 次迭代,一个特点是“快”,一个特点是“稳”,始终以小步快走的节奏向前进行着,经历了和竞品的几次交锋也没动摇初心。这固然离不开鹅厂的雄厚实力和时代潮流的推动,但产品团队在布局方面的耐心与远见或许更加值得思考。